當前位置:>資訊>學術會 | 口腔頜面外科華西高峰論壇
學術會 | 口腔頜面外科華西高峰論壇
2017-03-27 瀏覽72219 次
4月25-28日,期待已久的西部國際口腔展將如期和您見面。
4月26日,《口腔頜面外科華西高峰論壇》將在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3樓蜀韻廳等著您。
這是一次與專家面對面學習交流的難得機會,歡迎全國口腔專科醫院、綜合醫院口腔科、民營口腔單位醫師的蒞臨!
學術會介紹
時間:
4月26日 08:30-12:30
地點:
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3樓蜀韻廳
會議議程:
8:30-8:50 | 開幕式 |
8:50-9:20 | 精準醫療在頭頸部惡性腫瘤中的應用 張志愿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
9:20-9:50 | 下頜下腺的解剖特點及其臨床應用 俞光巖教授,北京大學口腔醫院 |
9:50-10:20 | 唇裂整復術進展 陳國鼎教授,臺灣長庚醫院 |
10:20-10:30 | 茶歇 |
10:30-11:00 | 牙頜面畸形患者正頜正畸聯合治療中的美學考量 沈國芳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
11:00-11:30 | 顱眶腫瘤的修復重建 歸來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 |
11:30-12:00 | 3D打印:實現理想的頜骨缺損修復 胡敏教授,北京301醫院 |
12:00-12:30 | 預防性拔出有阻生傾向的智齒牙胚的臨床意義 趙吉宏教授,武漢大學口腔醫院 |
專家介紹

張志愿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國家級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中華口腔醫學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委會主任委員 。國際牙科研究會(IADR)中國分會主席,國際牙醫學院、英國愛丁堡皇家牙醫外科院和香港大學牙醫學院fellowship。
擅長口腔頜面部與頭頸部腫瘤的診治,尤其是口腔頜面部晚期惡性腫瘤侵犯顱底的顱頜面聯合切除術、侵犯頸動脈的頸動脈移植術以及口腔頜面頭頸部血管瘤、大型血管畸形的診斷和手術治療。主編專著11部,發表學術論文313篇(SCI收錄73篇),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2014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俞光巖
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教授,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擔任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口腔醫師分會名譽會長,中國科協第九屆委員。1996年11月至2009年4月任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唾液腺疾病、口腔頜面部腫瘤以及下頜下腺移植治療重癥干眼癥。先后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基金項目40余項。發表論文430余篇,其中SCI收錄130余篇。主編教材及專著16部。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7項,其中一等獎3項。培養研究生和博士后70余名。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及“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香港牙醫師學院、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師學院和英國英格蘭皇家外科醫師學院先后授予“Honorary Fellowship”。

陳國鼎
教授
長庚醫院顱顏中心主任、臺北長庚美容外科主任
1981年畢業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1987年起工作于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1990-1991年工作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與多倫多病童醫院任臨床研究員;2006-2008年擔任亞太顱顏學會理事長;2001-2007年擔任臺灣唇顎裂暨顱顏學會理事長;擔任長庚醫院臺北及桃園顱顏中心主任、長庚醫院臺北美容外科主任、長庚醫院及長庚醫學院教授、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臺灣代表、臺灣唇顎裂暨顱顏學會理事、美國微笑列車基金會醫療顧問、臺灣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董事、AO教育基金會顱頜面亞太分會臺灣代表。

沈國芳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國際牙醫學院院士(FICD)
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口腔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學系主任;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協會理事、教育委員會委員;國際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師資格論證決策委員會委員(IBCSOMS Senate);國際顱頜面堅固內固定協會國際教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計算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委會主任委員。

歸來
教授
主任醫生、博士生導師
1983華西醫科大學畢業后在附屬口腔醫院頜面外科工作。1995年公派留學法國并獲法國生物與醫學博士學位。先后在法國蒙彼利埃醫學院附屬醫院整形與顱頜面外科以及波爾多醫學院附屬醫院整形與顱頜面外科擔任住院醫師、住院總醫師、主治醫師。
1996年作為國家教委重點引進人才回國,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創建顱頜面外科,為來自全國各地數以萬計的各種疑難病人提供診治,包括各地貧困家庭和孤兒院的愛心手術,以及香港鳳凰衛視主持人劉海若的治療和汶川地震疑難病例的搶救工作并作為主刀醫師完成對掩埋時間最長傷員賴元平等重要病人顱骨缺損的修復重建。獲得國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和衛生部科學研究基金,開展了該領域的多項前沿性課題。涉及顱頜面創傷的修復與重建,顱頜面先天畸形的矯正,顱頜面各種腫瘤的外科治療和修復以及顱頜面各種整形美容手術等,如眶距增寬癥、Apert綜合征、Crouzon綜合征、顱頜面骨纖維異常增殖癥、半側顏面短小、半側顏面萎縮、小頜畸形、下頜前突、尖嘴畸形、高顴骨等的診治,以及各種Le Fort截骨術等。其中“下頜角弧型截骨術”、“顴骨 L 型截骨術”“鈦合金個性化修復體重建顱骨缺損”等手術方式為國際首創。顱頜面外科是衛生部臨床重點項目,教育部優先發展項目以及首都特色項目學科。學術水平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目前發表論文200多篇,參加編書 4 部,獲專利十多項。培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數十名。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第一完成人)和中國醫學科學院一等獎(第一完成人)和全軍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二完成人)。曾多次特邀擔任國內、國際整形美容及顱頜面外科學術大會主席。曾擔任中華醫學會整形美容分會副主任委員、第一屆全國顱頜面外科學組組長。為首批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08年12月當選為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目前擔任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委,國家自然基金評委,中華整形外科雜志副主編,《中華醫學雜志》《中華創傷外科雜志》《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等核心期刊編委,中國醫師協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會全國委員,北京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胡敏
解放軍總醫院主任醫師,解放軍醫學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南開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顳下頜關節病學及合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師協會理事,北京醫師協會口腔醫學專科分會常務理事,北京醫師協會整形美容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口腔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生物材料學會整形及顱頜面外科生物材料應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口腔醫學雜志》、《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口腔頜面外科雜志》、《北京口腔醫學雜志》、《實用口腔醫學雜志》、《現代口腔醫學雜志》、《北京口腔醫學雜志》、《軍醫進修學院學報》、《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志》、《臨床口腔醫學雜志》、《中國實用口腔醫學雜志》、《武警醫學》等20余本期刊編委。《中國口腔醫學年鑒》編委。發表學術論文380余篇,主編出版專著5本,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研獎勵20余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四項,中華醫學獎1項,華夏醫學科技一等獎一項,北京市科技三等獎一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

趙吉宏
教授、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
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外科主任
口腔頜面外科學教研室副主任
中國整形美容學會口腔整形美容分會副副會長,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牙槽外科學組副組長、脈管病變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頭頸外科專委會修復重建學組副組長,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修復重建學組委員,湖北省口腔醫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報名注冊通道: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進入學術會注冊通道
學術會地址
來西部國際口腔展,采購or學習,一個都不能錯過!
480家海內外企業參展/數萬件口腔醫療新品
160場百年華西學術/130位國內外頂尖演講嘉賓
六大口腔專科培訓實操/80位華西專家親臨授課
展會主題:第十六屆中國(西部)國際口腔設備與材料展覽會暨口腔醫學學術會議
展覽時間:2017年4月25-28日
展覽地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展中心
參展聯系
電話:028-8529 1775
郵箱:wcise@wcise.com
展會網址:m.upicture.cn
學術會/培訓班報名聯系 | Galen
電話:028-6632 3136
手機:15928527904(同微信)
郵箱:galen@hope-tarsus.com
參觀咨詢 | Marry
電話:028-6632 3938
郵箱:marry@hope-tarsus.com
展會網址:m.upicture.cn